它的“深沉雄大”顯然就是這種民族自信心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具體體現(xiàn)并象征著一個時代的靈魂?!獥钚④?
漢代藝術
通過一個小故事,楊孝軍引出了漢畫像石藝術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
楊孝軍,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館長,中國漢畫學會(國家一級學會)常務理事,江蘇師范大學、中國礦業(yè)大學藝術設計碩士研究生校外導師,學術期刊《中國漢畫》《漢畫總錄》《藝術博物館》編委會委員,中國當代文博專家,江蘇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徐州市文物專家?guī)斐蓡T。
漢畫像石作為一種喪葬藝術,是漢代墓室、地面祠堂、墓地石闕等建筑上帶有雕刻內(nèi)容的建筑構件。從西漢中期開始,一直延續(xù)到東漢末年,隨著漢代社會的興盛而產(chǎn)生,隨著漢代的滅亡而絕跡,在中國的歷史上流行了近三個世紀之久,成為漢代美術藝術的精華,一個時代的文化代表,在中國美術史乃至世界美術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本次“成長好課堂”講座中,楊孝軍為學生介紹了漢畫像石在全國分布的資源概況、外來文化對徐州漢畫像石的影響、徐州漢畫像石研究的歷程。楊孝軍的講授邏輯嚴密、絲絲入扣,三中學子入神地聆聽著。
課后交流
在現(xiàn)場提問環(huán)節(jié),許多對漢畫像石藝術藝術甚有興趣的學生主動提問,楊孝軍做出了詳盡的解答。
對于學生問到的徐州漢畫像石藝術在中華文明史上有什么意義,楊孝軍說道,兩漢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初步形成時期,而漢代社會經(jīng)濟發(fā)達、國力強盛,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民族“自信力”最為強勁的時代。因此漢代有著我們民族精神初步形成時期特有的積極進取、蓬勃向上的樂觀主義精神,當時人們崇尚氣魄宏大、勇于開拓的英雄主義,它是一種具有陽剛之美的大氣磅礴的時代精神。
講座結束后,學生留在報告廳和楊孝軍繼續(xù)交流
文化宣傳
據(jù)悉,在2020年第29屆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期間,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在徐州市第三中學舉辦了文化宣傳活動,用展板和宣傳手冊向全體師生介紹了漢畫像石藝術。
本次徐州三中與漢畫像石藝術館的文化溝通和成長交流,潤物細無聲地把漢畫像石藝術館的教育內(nèi)容,有機融入到高中學科教學、生涯規(guī)劃和綜合實踐活動中,讓三中學子與文化瑰寶面對面,讓漢畫像石藝術在學生群體中活起來,不再是冷冰冰的石塊,而是躍然石上的無限生機,提升了三中學子的核心素養(yǎng)和審美意識。
圖文:侯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