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山區(qū)棠張鎮(zhèn)實驗小學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共同體——“微波讀書社”在2025年9月16日迎來了本學期首次線上讀書分享活動?;顒釉谳p松而熱烈的氛圍中進行,展現(xiàn)了年輕教師們積極向上的學習風貌和深度思考的專業(yè)精神。
本次分享由莊琪老師擔任主講。她以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的經(jīng)典著作《教出樂觀的孩子》為主題,通過一段精煉的視頻和精心準備的導讀,為全體社員帶來了一場思想盛宴。莊老師在分享中指出,本書絕非簡單的“心靈雞湯”,而是一本擁有科學方法的實操指南。她重點介紹了“解釋風格”這一核心心理學工具,闡述了如何幫助學生將悲觀的“都是我的錯”轉(zhuǎn)變?yōu)闃酚^的“我可以試試別的方法”,這對于處理學生的厭學、畏難情緒極具價值。此外,她還分享了“過程性贊揚”的具體話術和“ABC情緒模型”,啟發(fā)了老師們?nèi)绾慰茖W地表揚學生、如何管理自身教學壓力,從而先成為一名樂觀的教師,再培養(yǎng)出樂觀的學生。
莊老師的精彩分享迅速點燃了社群的學習熱情,引發(fā)了老師們的深度共鳴和踴躍討論。
賈晗藝老師感悟道,夸獎要基于事實、夸行為而非空洞敷衍,同時要關注孩子對事件的看法,教會他們反駁不合理的想法,最終在與孩子的共同成長中言傳身教。
楊春老師從理論高度提出了兩點思考:一是積極的視角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內(nèi)驅(qū)力,讓其從挫折中汲取能量,提升心理韌性;二是可在教學中巧妙運用“教師期望效應”,讓學生感受到被看好和被偏愛,從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張雅雯老師的分享則充滿了思辨色彩,她提出要減少無來由的夸獎、避免歸因不當,并重點分享了“幫助孩子把壞事限定在一定范圍”這一培養(yǎng)樂觀思維的關鍵方法,以及做好“個人化客觀歸因”的重要性,防止學生陷入過度自責。
老師們的真知灼見在群里不斷刷屏,思維的火花激烈碰撞。張玉俠校長全程關注并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動的成效。她為老師們的積極互動點贊,并動情地表示:“微波讀書社是我們學校的先進學習團隊,學校的發(fā)展和壯大靠我們這些年輕老師!”
此次線上分享活動取得了遠超預期的成功。它不僅是一次簡單的讀書分享,更是一次深刻的教育理念碰撞和教學智慧凝聚,充分彰顯了棠張實小年輕教師團隊樂學善思、銳意進取的卓越風采。相信在濃厚的書香氛圍中,微波讀書社必將成為助推我校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賦能學校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強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