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來暑往,冬天到了,大家換上了厚厚的冬裝,可是操場上的大樹葉子都掉光了,沒有葉子,樹會不會就死?這么冷,它會不會被凍死?那小樹是不是也要穿上衣服呢?一個個問題油然而生。
從幼兒疑問和興趣出發(fā),馬家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開展“我給小樹穿衣服”生態(tài)課程。
在開始給小樹穿衣服前,孩子們經(jīng)過了激烈的討論,要給小樹穿什么衣服那?有的寶寶說;我看公園里都給小樹涂上白色的顏料,有的孩子說:我覺得直接把我們穿小的不穿的衣服拿來給它穿不就行了,到底什么材料是最保暖?孩子們開始在幼兒園尋找更保暖的材料,經(jīng)過咨詢保安爺爺,孩子們最后決定給大樹穿上麻皮口袋和草繩衣服。
孩子們開始用新的材料給小樹穿衣服,操作中聽到你一句我一句:“樹太粗了”“我的草繩不夠啊”我怎么給樹捆綁啊,爺爺?shù)姆椒ê秒y啊,隨著孩子們聲聲疑問,問題之路開始了。孩子們?nèi)齼蓛蓢髽溆^察到底如何才能裹過大樹呢。
“小樹穿衣”來源于幼兒的生活,他們特別感興趣,因此在活動中表現(xiàn)出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為進一步探究提供了條件。
你來按住,我來纏繞,我來捆綁,分工合作纏樹,孩子們?nèi)谠谄渲?,享受著從未有過的體驗,激發(fā)了他們愛護樹木的情感,培養(yǎng)了同伴間主動合作、互助。在探索中挖掘知識,在纏樹的過程中,孩子們的經(jīng)驗越來越豐富,纏起來也越來越得心應手。分工合作纏樹,在實際操作中孩子們的交往能力和各方面的技能技巧得以提升。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倡導,“生活即教育”。通過此次隨機生成的活動,孩子們不僅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樹木過冬的保暖方式,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動手操作給樹木穿上衣服,一日生活皆教育,教育蘊含在生活之中,生活中的點滴發(fā)現(xiàn),只要我們抓住契機,便是最好的教育。
本次活動不僅培養(yǎng)了幼兒對周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興趣,萌發(fā)了幼兒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同時在活動中培養(yǎng)了幼兒責任感,懂得了合作互助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