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新冠肺炎疫情緊緊牽動著每個人的心。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幫助學生們以更加理性平和的心態(tài)應對疫情,學校特制定了防疫心理疏導指南,幫助師生們以最佳的狀態(tài)迎接新學期。
一、我們會有哪些身體和心理上的反應呢?
有的孩子表現(xiàn)出害怕、恐慌、擔心、生氣、煩躁、發(fā)脾氣;有的孩子每天花很多時間看疫情的相關訊息,并反復跟家人討論;有的孩子表現(xiàn)為話少、狀態(tài)消極,食欲差、睡眠差或賴床;有的孩子生活無規(guī)律,晝夜顛倒,沉迷于看電視、打游戲,生活較懶散,不是坐著就是躺著......長時間的蝸居和負面信息也客觀造成了他們情緒的波動,身心健康受到影響,有的甚至還會留下陰影。因此,開學前夕要調整作息,早睡早起,適當鍛煉,既要關注身體健康,也需關注心理健康。
二、如何調節(jié)身體和心理的反應,做好心理防疫呢?
1.關照身體。
疫情的載體就是身體,照顧好身體是防護的必要條件。遠離傳染源(如病毒攜帶者等)、切斷傳播途徑(如洗手、戴口罩、減少出行等)、提高自我免疫力(如規(guī)律作息,包括適度運動、充足睡眠、控制飲食等)是重要的三部曲。
2.覺察情緒,理解并接納情緒。
適當?shù)慕箲]、恐懼等負面情緒,確實有助于我們提高對疫情的警惕,我們不用壓抑或者否認負面情緒。負面信息那么多,引起負面情緒太正常了。但負面情緒過載就要引起重視,正面它,理解它,保護自己。
3.減少信息輸入。
關注官方信息,比如人民日報。少看各種微信群、朋友圈流通的未經證實的謠言、負面新聞。不信謠,不傳謠,防止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避免徒增焦慮。
4.放下手機,正常作息。
放下手機,多關注自己當下的生活,平凡的日?,嵥橐矔o予我們前行的力量。照顧好了自己,以后需要時我們才有更多的能力去幫助更多。
5.做好開學前的時間規(guī)劃,并執(zhí)行它。
由于暑假,又碰上疫情,也許暑假出行、走親戚、朋友聚會等計劃泡湯了,雖感到遺憾,但新的學期新的開始就在眼前,我們可以利用開學前的幾天,想想新的學期可以達到哪些目標,完成什么任務,為新的學期做個規(guī)劃吧!
6.減少自責,娛樂不可恥。
開學在即,在調整作息的同時,適度的娛樂可以幫助緩解情緒,幫助我們脫離大量的恐慌和焦慮。比如聽音樂、運動、閱讀、睡覺、深呼吸、瑜伽、看電影追劇、寫日志、插花、看書都可以緩解煩悶和焦慮。當然也可以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組織一些家庭成員可以共同進行的娛樂活動,如唱歌、你比我猜之類需要配合的游戲,不但可以緩解宅在家所帶來的煩悶,也可以加強家庭成員之間的聯(lián)系和溝通。
7.多表達鼓勵與支持。
負面情緒需要發(fā)泄,但要避免被情緒所控制。
“加油”兩個字,確實能鼓勵人。
“辛苦了”,可以體恤別人的難處。
“我能幫你些什么嗎”,無論能不能幫,精神上已經提供了支持。
8.及時尋求專業(yè)幫助。
如果以上方法不奏效,那么向你的朋友、家人傾訴。但是他們也可能承受過大壓力,你也可尋求專業(yè)人士的幫助。
孩子們,我們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小戰(zhàn)場,在這個戰(zhàn)場上,我們要學會聽從組織安排,學會自我調適,學會合理生活,讓春日的陽光照進我們的心靈。心理的這場戰(zhàn)役,需要你自己來打贏,來戰(zhàn)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