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海燕記者團小記者崔佳佳,當我十歲時考取了徐州有名記者團,在該團擔任攝影、攝像記者。幾年來,我隨著記者團五次進京,三次赴寧,多次參加冬夏令營,足跡遍及祖國的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黃河兩岸?!叭龒{在我心中”夏令營,我們暢游長江三峽、看樂山、登峨眉、訪重慶、逛成都,巴山蜀水間處處留下了我們小記者串串歡歌笑語。
在記者團的日子里,我透過自己手中的那架DF—300照相機,湯姆616照相機和松下m7型攝像機,看到了許多在課堂上難以學到的知識,更看到了偉大祖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參觀北京圓明園遺址,我的心在顫抖,我手中的相機也在顫抖,以至焦距幾乎無法調(diào)整。1860年,可恨的英法聯(lián)軍踐踏后的世界園林之最,僅有幾棵斷柱,幾片瓦礫。祖國啊!你的昨天遍體鱗傷,傷痕累累……
在山東威海劉公島上,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以至在拍攝過程中不得不幾次停機止住自己的抽泣后再拍。1894年,一百多年啊,可悲的大清北洋艦隊在這里全軍覆沒。祖國啊,你的昨天有海無防……
祖國的昨天啊!你競?cè)绱俗屓诵乃?,讓人憂傷嗎?不,你的優(yōu)秀兒女,你的人民前赴后繼,為你雪恥,為你再創(chuàng)輝煌的斗爭從未停息。
在我拍攝的底片上清晰地留有南京雨花臺烈士群雕的雄姿,留有重慶白公館、渣滓洞遇難烈士的不朽身影……在我拍攝的錄像帶上淮安周總理紀念館、重慶紅巖新村、南京三十萬遇難同胞紀念館、北京毛主席紀念堂、人民英雄紀念碑,巍峨璀璨,像是永遠昭示我們:不能忘記昨天,忘記昨天就意味著背叛!
透過那些鏡頭,我還看到了祖國的今天。在山東臨沂,羅莊鎮(zhèn)富裕起來的農(nóng)民辦起了工業(yè),產(chǎn)品走向了海外。賈汪馬莊村,富裕起來的農(nóng)民辦起了農(nóng)民樂團,成立了管弦樂隊、電子樂隊,精神文明建設(shè)促進了物質(zhì)文明。在城市、在工廠,我看到了可喜景象就更多了,簡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小學六年級時,我采訪過校辦工廠,聽廠長說,幾年來,校辦工廠為辦學提供了幾十萬元的資金,在我的鏡頭中,在我的心中,祖國的今天一片美好,一片明媚,蒸蒸日上繁花似錦。
看到這時,你也許會問,鏡頭里,你還能看到祖國的明天嗎?
在這里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在采訪中,我成功的捕捉到了許多能夠說明這道理的鏡頭。
在國家教委會議室里,時任國家教委副主任的柳斌爺爺在接見小記者團采訪時,親切的祝福大家說“青少年是祖國的明天?!?
在北京金臺路21號《人民日報》大院內(nèi),《人民日報》副刊部主任袁鷹爺爺拉著我的手說:“祖國的明天靠你們?nèi)ソㄔO(shè),去創(chuàng)造!”
在南京傅厚崗,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爺爺在我們的采訪本上寫下了“為了明天”四個大字。
同學們,我們不就是祖國的明天嗎?為了明天,讓我們?nèi)ソㄔO(shè),去創(chuàng)造,去努力吧!
徐州市小海燕記者團崔佳佳
攝影陳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