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上午,茅村鎮(zhèn)中心中學“遇見書友會”首期活動在學校報告廳溫情啟幕。本次活動以暢銷書《課堂高手是怎樣煉成的》為核心,深度分享“化教為學”與“啟思成品”的教育智慧,為全校教師奉上一場思想碰撞的文化盛宴。
以書為媒:解碼“課堂高手”的成長路徑
活動伊始,書友會主持人、教科研校長劉長號介紹,《課堂高手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為核心,通過真實案例剖析了高效課堂的構建邏輯,強調(diào)“教師的‘教’應服務于學生的‘學’,最終實現(xiàn)從‘教會知識’到‘教會學習’的跨越”?,F(xiàn)場教師人手一冊,書頁間早已寫滿批注,字里行間流露著對教學創(chuàng)新的思考。
張老師:“化教為學”,讓課堂成為學生的“練兵場”
作為一線教學名師,張老師結合書中“少講多練、以練代講”的理念,分享了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她以八年級語文課《背影》為例,摒棄傳統(tǒng)“逐段分析”模式,轉而設計“情境任務鏈”:讓學生以“攝影師”視角選擇文中最動人的場景并撰寫解說詞,再以“評論家”身份互評文本細節(jié)?!爱斀處熗司印龑д摺颜n堂話語權交給學生,他們展現(xiàn)的創(chuàng)造力往往超乎預期?!睆埨蠋煆娬{(diào),“化教為學的關鍵,在于將知識點轉化為‘可操作、可探究、可遷移’的任務,讓學生在‘做中學’中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她的發(fā)言引發(fā)共鳴,數(shù)學組王老師現(xiàn)場提問:“面對基礎薄弱的學生,如何平衡‘放手’與‘指導’?”張老師引用書中觀點回應:“‘化教為學’并非放任自流,而是教師需精準預判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設計階梯式任務,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跳一跳夠得著’的挑戰(zhàn)中獲得成就感?!?
梁老師:“啟思成品”,以成果意識撬動教育質(zhì)量
梁老師指出,《課堂高手是怎樣煉成的》中“成果導向”理念與學校“培養(yǎng)有思維力、有行動力的未來公民”的辦學宗旨高度契合?!啊畣⑺肌屈c燃思維火花,‘成品’是讓學習成果可視化、可檢驗?!眲⑿iL介紹,學校正推進“項目式學習成果展評”制度,要求各學科每學期至少產(chǎn)出一項“學生原創(chuàng)成果”,如科學課的“家庭節(jié)能方案”、英語課的“跨文化交際手賬”等。
“當學生意識到學習不僅是為了考試,更是為了創(chuàng)造有價值的‘成品’時,學習內(nèi)驅力自然會被激發(fā)。”他以七年級生物組的“校園植物志”項目為例,學生通過實地考察、標本制作、科普宣講,不僅掌握了植物分類知識,更提升了團隊協(xié)作與表達能力?!斑@正是‘啟思成品’的魅力——讓學生在解決真實問題中,實現(xiàn)知識、能力與素養(yǎng)的同步生長?!?
以書會友,共赴教育成長之路
活動尾聲,教師們分組圍繞“我的課堂改造計劃”展開研討,現(xiàn)場形成20余份教學創(chuàng)新方案。劉校長為首期書友會作結:“教育的進步,始于理念的更新,成于實踐的深耕。希望‘遇見書友會’能成為大家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平臺,讓我們以書為鏡、以行踐知,共同煉成‘懂教學、善啟發(fā)、能創(chuàng)新’的教育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