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日的腳步悄然臨近,我們迎來了孩子們最為期待的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而緊隨其后的,便是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端午節(jié)。為了讓孩子們在歡度六一的同時,也能深刻體驗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魅力,我園大班組特此策劃了“妙趣六一,與粽不同”的雙節(jié)聯(lián)合活動。
童言知端午
在端午主題活動的分享環(huán)節(jié),大班的小朋友們化身“傳統(tǒng)文化小達人”,你一言我一語,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知道的端午知識。
“等端午節(jié)放假了,爸爸媽媽說要帶我去看賽龍舟,平時看不到?!?
“我媽媽說端午是農(nóng)歷的五月五號,是傳統(tǒng)節(jié)日,這天要吃粽子?!?
“我奶奶還找了叫艾草的植物,掛在家門口,說是端午節(jié)的風俗。”
師:“節(jié)日這天還要吃雞蛋,有特別的寓意,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教師要利用民間游戲、傳統(tǒng)節(jié)日等,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主要民族和世界其它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幫助幼兒感知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庇纱?,蘊含著濃郁特色的六一、端午節(jié)活動在幼兒園中拉開了帷幕。
為了讓幼兒度過一個歡樂、有意義的雙節(jié),我們結合幼兒想法,開展了一系列游戲活動。
漢服迎雙節(jié)
①畫額面
老師為幼兒親手用雄黃朱砂點額頭,寓意可驅避毒蟲。靜心凝神,用毛筆蘸朱砂,在目標位置輕點圓點。朱砂屬“純陽之物”,可鎮(zhèn)煞。紅點象征“鴻運當頭”或“天眼洞開”。孩子們相互看著頭上的小紅點,都開心極了。
②“艾”之路
幼兒著漢服腳踩鋪滿艾草的紅毯入園,寓意健健康康百毒不侵。將干艾草鋪于門檻或地面,人從上方走過,象征“踩掉百病”。
③“沐”蘭湯
用艾草煮水洗手可祛風除濕散寒,寓意平安喜樂健康順遂。孩子們正接受福氣的洗禮。
趣玩端午
①筷樂夾粽子
使用筷子夾取“粽子”,不能用手直接拿,若“粽子”在運送途中掉落,需原地用筷子重新夾起,若無法夾起,可返回起點重新夾取新的“粽子” 。 運送過程中幼兒需在規(guī)定賽道內行走,不能超出賽道范圍。到達終點時,需將“粽子”穩(wěn)妥放入容器,若未放入容器則不計入成功運送數(shù)量。
②粽情一躍
將粽子穿成串,掛在高處,幼兒用頭碰觸粽子
③投壺
箭投入壺中算一分,根據(jù)不同的投中方式,得分可能不同。如“有初”是第一箭投中,“連中”是連續(xù)投中,“全壺”是把規(guī)定數(shù)量的箭全部投入壺中,會有相應的加分。輪流投壺:通常依次輪流投壺,每人每次投一定數(shù)量的箭,如四支或五支,然后依次進行,直到完成規(guī)定的輪數(shù)。
④劃龍舟
彩色龍舟列陣,化作待飛的蛟龍。小朋友手持船槳,劃著圓圈交替前行,先到終點者勝利。
⑤一擊即粽
桌上擺放6個粽子,用打保齡球的方式將粽子打倒,全部打倒即為勝利.
⑥搶粽子
兩兩組隊,主持人說“摸摸耳朵,摸摸鼻子,摸摸肩膀,搶!”率先搶到粽子的即獲勝。
巧手過佳節(jié)
①做香囊
我要學做香囊,送給老師和好朋友,讓大家身體更健康。大家一起收集了制作香包的材料,區(qū)域里一片忙碌的景象。
②串手鏈、吊墜
老師們準備好手鏈和吊墜,幼兒選擇喜歡的吊墜進行穿串。
③做香包
孩子們先設計圖案,在紙上畫出香包的形狀,如圓形、方形、心形等,也可設計成動物、花朵等造型,然后將圖案剪下來作為模板。接著縫制香包:將兩塊布料正面相對,用針線沿著邊緣縫合,留下一小段不縫,以便填充香料和填充物??p好后,將香包翻到正面。填充香料和填充物:先將香料放入香包中,再填入適量的棉花或珍珠棉等填充物,使香包飽滿。最后收口,將預留的開口用針線縫合起來,確保香料和填充物不會漏出。
④非遺漆扇
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可愛的團扇,可是炎炎夏日的驅蚊避暑神器呦!哇,還真涼快啊!
⑤端午扇子
準備端午團扇、馬克筆、顏料若干,孩子們在上面畫上端午圖畫。
童言繪表征
活動后幼兒根據(jù)活動所見所感,進行繪畫表征與分享,教師傾聽與反思。
總結
本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體驗到了動手的樂趣,更讓他們在實踐中感受到了端午節(jié)豐富的文化內涵,增強了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孩子們還將包粽子的經(jīng)驗融入六一游園活動中,設計了許多有趣的游戲,期待向更多小朋友們傳遞端午溫情,一起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