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田野,兒童就是種子。作為科學田野上的播種者,舒祺珂老師用十年時間悉心打理自己的科學小田,精心養(yǎng)護每一??茖W的種子,為為科學“種子”插上思維的翅膀,形成了“構建思維型科學課堂”的教學主張。
思維進階型課堂更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用思維指導探究,其意義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3個方面。關注學生的興趣特點、關注學生的認知經驗、關注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
如何在探究實踐中促進思維進階?舒老師認為,一是關注興趣,保護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是基于認知經驗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三是自主建構,合作交流,促進思維發(fā)散;四是巧妙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促進思維進階。
1.保護好奇心,激發(fā)思維萌芽
正如英國詩人沃茲沃斯所說:“有眼不能不看,有耳不能不聽;身體感知萬物,不由意志決定?!焙闷嫘氖墙嬎季S進階型科學課堂的前提,但如果不加以保護和引導,好奇心就會消退。不被打擾、盡情體驗是保持好奇心的有效措施。從教十年,舒老師始終將保護孩子好奇心作為構建思維型科學課堂的第一法寶。
2.提出問題,明確思維錨點
思維的訓練不能脫離生活實際。思維進階型科學課堂要與具體的情境相聯(lián)系,基于認知經驗,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茖W問題的提出突出導向性、遞進性。
3.合作交流,促進思維發(fā)散
合作交流要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基礎上進行。學生對于概念的建構只有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在自己的認知范圍內無法解決,才會自然地尋求合作交流,這一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思維的變化,由低階到高階。
4.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突破思維桎梏
科學課程因其鮮明的實踐性,導致科學的教與學不能局限于教室,也不能局限于實驗室,更不能局限于課本。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要因課而異,科學課堂要突出思維的開放性、發(fā)散性,突破思維桎梏。
學生接受學校教育,就是要學會如何思維。思維是一種學習知識的手段,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是科學核心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構建思維進階課堂,應當基于學生認知經驗,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自覺成為學習的主體;應該立足于改善思維品質,培養(yǎng)學習的思路而不是套路,學生在自主建構過程中發(fā)展推理論證能力,在合作交流過程中形成批判性思維能力,在反思評價過程中發(fā)展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對同伴的認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