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銅山區(qū)房村鎮(zhèn)郝灣小學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心理健康活動 ——《做快樂的小學生 —— 三年級心理健康小課堂》。此次活動由張方玉老師主持,旨在幫助三年級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受到了學校師生的廣泛關注與熱烈歡迎。
一、精心籌備,聚焦學生需求
張方玉老師在活動籌備階段,深入調研三年級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態(tài)與心理特點。通過與學生、家長和任課教師的交流,了解到孩子們在學習壓力、人際交往以及自我認知等方面存在一些困惑。針對這些問題,張老師精心設計了課程內容,融合趣味游戲、互動分享、心理小故事等多種形式,旨在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引導學生探索快樂的源泉,學會應對成長中的煩惱。
二、精彩課堂,點亮快樂心燈
活動當天,張方玉老師以親切的笑容和溫暖的話語拉開了心理健康小課堂的序幕。課堂伊始,張老師通過一個簡單卻富有深意的熱身游戲——“快樂傳遞”,迅速點燃了孩子們的熱情。孩子們圍成一個大圈,將手中的小球依次傳遞,每傳遞一次,都要大聲說出一件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情。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分享著自己的快樂瞬間,有的說收到了心儀的禮物,有的說和朋友一起玩耍很開心,還有的說幫助同學解決了難題感到很滿足。教室里充滿了歡聲笑語,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快樂的氛圍瞬間彌漫開來。
隨后,張老師引入了精心準備的心理小故事——《小兔子的快樂秘訣》。故事講述了小兔子在森林中遇到了各種困難,但它總是能用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最終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快樂。張老師聲情并茂地講述,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故事結束后,張老師引導孩子們展開討論:“小兔子為什么能快樂?我們從它的故事中學到了什么?”孩子們積極發(fā)言,有的說小兔子很勇敢,敢于面對困難;有的說小兔子很樂觀,總是看到事情好的一面;還有的說小兔子有很多朋友,大家一起分享快樂。通過討論,孩子們明白了快樂是一種心態(tài),是一種選擇,只要我們用心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處處都有快樂的影子。
課堂的高潮部分是“我的快樂計劃”環(huán)節(jié)。張老師鼓勵孩子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制定一份屬于自己的快樂計劃,內容可以包括每天做一件讓自己開心的事情、每周和家人或朋友進行一次愉快的活動、每月學習一項新的技能等。孩子們認真思考,紛紛在紙上寫下自己的計劃,并與大家分享。有的孩子計劃每天放學后和小伙伴一起跳繩,鍛煉身體的同時享受快樂;有的孩子打算每周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一場電影,增進親子感情;還有的孩子想每月學習一種新的繪畫技巧,用畫筆描繪出自己的快樂世界。張老師認真傾聽每一個孩子的計劃,并給予積極的肯定和建議,讓孩子們更加堅定了追求快樂的信心。
三、收獲滿滿,快樂延續(xù)成長
《做快樂的小學生—— 三年級心理健康小課堂》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圓滿結束。活動結束后,孩子們紛紛表示收獲頗豐。三年級(1)班的李明同學說:“今天的課堂太有趣了,我學會了怎么讓自己快樂起來。以后遇到困難,我不會再害怕了,我會像小兔子一樣勇敢樂觀?!比昙墸?)班的張麗同學則表示:“我制定了自己的快樂計劃,我要努力去實現(xiàn)它,讓每天都充滿快樂?!?
張方玉老師表示,希望通過這次心理健康小課堂,為孩子們打開一扇通往快樂心靈的大門,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學會自我調節(jié),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學校領導也對此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后將繼續(xù)支持開展此類活動,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保駕護航。
快樂是成長的基石,心理健康是人生的財富。銅山區(qū)房村鎮(zhèn)郝灣小學通過此次心理健康小課堂,為三年級學生播下了快樂的種子,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這些種子會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fā)芽,開出絢麗的花朵,陪伴他們度過一個快樂、健康的小學時光,為他們的人生奠定堅實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