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xiàn)義務教育學校的優(yōu)勢互補,資源共享,加強協(xié)作、創(chuàng)新交流方式,促進學校在新教育理念、辦學思想、學校管理等方面相互交流學習,實現(xiàn)共同提升,加強教師之間的相互學習,使上課教師從中得到磨練,聽課教師從中受到啟迪,從而實現(xiàn)互惠互利、共同提高。經溝通,東湖實驗學校與大黃山中學2022年10月19日上午在東湖實驗學校開展了以“校際交流共成長,聯(lián)盟教研譜新篇”為主題的數(shù)學學科聯(lián)盟教研活動,
本次活動領導小組組長為劉宗果、王化學,副組長劉小偉、蔣立信。組織人員為吳新偉、楊玲,周紅、燕沛沛。
采用同課異構的方式,東湖實驗學校的李寧老師和大黃山中學的邵霞老師執(zhí)教了《勾股定理》,她倆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關注學生的生長點,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教師做為引導者,學生能通過自己的主動探索解決問題,教師通過小組合作,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尋找知識的形成過程。變一味單純的“教師說、學生聽”為組織學生在交流中碰撞思想,讓學生在討論中經歷問題的提出、分析、解決過程,理解算法,構建方法,完善思路,升華想法,真正掌握算法、內化算理。
課后教研員潘麗莎老師進行點評,在肯定優(yōu)點的同時也指出了兩節(jié)課的不足,并且提出了具體改進措施。這種接地氣式的研討,真正實現(xiàn)了教師之間資源的共享、智慧的共創(chuàng)。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為新時代教師,我們要不斷地學習、探索、反思、提升自我。這樣的活動,不僅為青年教師專業(yè)化成長提供了一個平臺,也給參加研討的老師們提供了一個相互學習的機會。對于促進數(shù)學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撰稿:王敏
審核:張蓓蓓